如果你是一滴干凈的雨水,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;如果你是一根燃燒的蠟燭,你是否默默無聞地作出貢獻;如果你是一根小小的螺絲釘,你是否堅守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盡心盡責。時間像離了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,從不停下他毫不猶豫的腳步,不知不覺中,三月早已蒞臨人間。記得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說過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輕于鴻毛,”雷鋒這個人物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,抹也抹不去,他是我們中國民族的驕傲。
天色漸漸暗淡,太陽公公伸了伸懶腰,準備進入甜美的夢鄉,雨像斷了線的珠子般不停往下掉,仿佛在彈奏著優美婉轉的樂章,我呆呆地望向窗外,那一天也是如此。五月的那一天,雷鋒冒雨要去沈陽,為了趕早車,他特意五點多就起來了,帶了幾個饅頭披上雨衣匆匆上路了,在路上,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,手里還領著一位小女孩艱難地向車站走去,雷鋒二話不說地脫下身上的雨衣,披在大嫂濕潤的肩上,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抱起小女孩陪她們一起來到車站。上車后,雷鋒看見那個小女孩嘴唇發白,冷得在顫抖,眉毛擰成了一個個小山丘,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,雷鋒估計她早上沒有吃飯,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他們吃。火車像脫了韁的野馬一樣跑到了沈陽,天還在哭泣,雷鋒又親自把她們送到家里,她像冬日里的一抹陽光,給予了別人溫暖,卻從不奢望回報,反而是心甘情愿的。婦女的心里流進了一股暖流:“大兄弟,你叫什么名字?在哪個單位工作?”雷鋒嘴巴咧了開來,笑的那么燦爛,笑的那么開心,笑的那么自然,仿佛中了大獎似的:“我叫解放軍,就在中國。”
雷鋒似乎橫跨了半個世紀卻久經不衰,卻像釀酒一樣越釀越香甜,似乎永遠年輕,不曾老去。是的,雷鋒不僅僅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名字,反而是一種精神慢慢告訴別人,融入社會。默默無聞的蠟燭精神,樂于助人的孺子牛精神,永不服輸的釘子精神早已注入社會,越來越多的人開綠色作文網www.cdtnjx.com始弘揚雷鋒精神,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位臉上布滿皺紋,白發蒼蒼的老人--白芳禮,70多歲的老人再次回到家鄉時,他看見許多夠了入學年紀的孩子都沒去上學反而在街道上玩耍,他們因貧窮而上不起學,于是開啟他的捐助之旅。他賣掉自己的房子,每天在外的午飯總是兩個饅頭一碗白開水,有時會往開水里倒一些醬油,那已是他的“美味”了,為了多拉一趟活,多掙一塊錢,他幾乎到了不要命的地步。一年365天,無論節假日,無論刮風下雨下雪,他從來沒有休息過一天。早晨六點準時出去,要到晚上七八點鐘才回。他曾在夏天路面溫度高達50℃的炙烤下,從三輪車上暈倒過去;他曾在冬天大雪滿地的路程中,摔到溝里;他曾由于過度疲勞,蹬在車上睡著了;他曾多次在感冒發燒39℃的情況下,一邊吞著退燒藥片,一邊蹬車,虛脫的汗水濕透了棉褲;更有不為人知的事,由于年事已高,冬天里的他常常憋不住小便,棉褲總是濕漉漉的,他就墊幾塊布照樣跟著他四處跑。就這樣,老人一堅持就是十多年,不曾間斷。讓每一個孩子都有錢到學校有書可以讀是20年前老人的動力,也是20年里老人辛苦鄧車的追求和夢想。可是好景不長,最終他要病倒了。他說過這樣一句話“我干不動了,以后可能不能再捐錢了,這是我的最后一筆錢……”我覺得這位老人,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價值,他靠著一腳一腳的蹬三輪,賺了35萬人民幣,捐給了多所大學,中學和小學,資助了300多名貧困生,他無愧于天地,無愧于社會,無愧于自己。他是我一生的榜樣,我要向他學習,為這個世界奉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。
雷鋒叔叔,我感謝你,是你把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的美麗,是你用你那錐子般的精神來感動我們,你那做好事默默無聞不留名,甘于奉獻自己,不求回報的精神令我佩服,現在的我只希望我們可以把雷鋒精神弘揚出去,讓更多的人都可以了解到,用我們的雙手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。